地方文献

合浦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始发港

来源:作者:发布时间:2018-01-01浏览:

分享到:

合浦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始发港 
程存洁
(广州博物馆馆长、研究员)

    “合浦”地处岭南,远离中原,开发时间较晚,直到汉武帝元鼎六年始设合浦郡。《史记》卷三十《平准书第八》云:“汉连兵三岁,诛羌,灭南越,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。《集解》徐广曰:‘南越为九郡’。案:晋灼曰‘元鼎六年,定越地,以为南海、苍梧、郁林、合浦、交趾、九真、日南、珠崖、儋耳郡’。”由于合浦靠海,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,又由于汉初合浦的经济较为发达,人口较多,所以较早地与海外有着一定的贸易联系,成为汉代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港口。当时的文献已有明确记载,如《汉书》卷二十八下《地理志》第八下记载:“自合浦徐闻南入海,得大州,东西南北方千里,武帝元封元年略以为儋耳、珠厓郡。”表明合浦与徐闻一样,紧邻大海,地理位置十分优越。《汉书》卷二十八下《地理志》第八下又记载:“自日南障塞、徐闻、合浦船行可五月,有都元国;又船行可四月,有邑卢没国。”表明汉代对外的交往线路中有一条就是从日南障塞、徐闻、合浦等地出发,从海路通往国外,其中最近的一个国家就是通过海上航行五个月后到达的都元国。历史文献已明确记载了合浦为汉代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始发港口。 
    此外,从新中国成立后的考古发掘物,也可以看出今广西一带不仅有了从事对外活动的条件,而且成了海外物品流向我国的一个集散地。如广西贵县(今贵港市)罗泊湾1号汉墓出土了一大小两件铜鼓,上面均有羽人划船纹,大鼓上饰六组羽人划船纹,船头向右,每船6人,其中三船的划船者全戴羽冠,另三船各有一人裸体;船头下方有衔鱼站立的鹭鸶或花身水鸟,水中有游动的鱼。小鼓上饰两组羽人划船纹,每船两人,皆裸体。显示今广西一带土著居民具有习水和造船技术,这是古代能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一个先决条件。 
    汉时,海外舶来品大量流向以合浦为入口点的广西贸易集散地。如广西贵县汉墓出土了大量琥珀的雕饰和串珠,在贵县的25座西汉墓中出了57颗串珠,东汉墓104座出了141颗串珠。合浦县凸鬼岭汉墓中也出土了大量的料珠、玛瑙管、玛瑙珠等。据不完全统计,合浦出土的汉代玻璃器以珠最多,总数在上万枚,一般每座墓少则1枚,多则千余枚,2001年发掘的九只岭6号A墓出土3869枚、5号墓出土1331枚;堂排3号墓出土1080多枚,1号墓出土437枚,2号墓出土133枚;望牛岭1号墓出土825枚,2号墓出土826枚;廉州灯炮厂1号墓出土800多枚,母猪岭1号墓出土450多枚,6号墓出土410多枚;环城镇风门岭4号墓出土530枚,10号墓出土145枚;凸鬼岭6号墓出土20枚。合浦出土的汉代琥珀数量也很多,如母猪岭东汉墓出土琥珀珠28颗,九只岭东汉墓出土琥珀珠6颗,5号墓和6号A墓各出土3颗,堂排汉墓出土l颗琥珀圆雕狮,3颗琥珀珠,望牛岭l号墓出土琥珀佩饰5颗,风门岭10号墓出土3颗,凸鬼岭出土1颗。合浦出土的汉代玛瑙珠已知有192枚,水晶珠400余颗。这么多的“奇珍异宝”,有些应为海外舶来品。 
    此外,广西贵县和梧州汉墓还出土有陶人俑。这些陶人俑的形象都是头较短,深目高鼻,两颧高,宽鼻厚唇,下颔较为突出,身材不太高,从刻划的胡子与胸毛来看,再生毛发达。从形体特征来看,他们似乎更有可能来自西亚或非洲的东岸。 
    古代的航海一般是靠着海岸航行,而合浦正是地处海岸线上。以上种种迹象表明,汉代的合浦不仅有大量的舶来品,而且有外国人在活动,这显示合浦应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始发港。

选自科学出版社2006年《海上丝绸之路研究:中国·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》